situs demo

2022.04.15

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腳步漸近,大運氛圍逐漸濃厚。一直以來,成都興城集團積極助力成都大運會籌備,圓滿完成大運會場館改造22個、建設大運村運動員公寓、完善運動醫療配套設施、大力推進東西城市軸線建設。並以環城生態公園為依托,積極打造健身運動場所,建設“綠道健身新空間”,滿足市民幸福美好生活需求。近日成都日報記者以“大運體育場館開放 市民樂享健身福利”為題對成都大運會場館及市民運動場所建設成果進行了報道,成都興城集團相關項目受到關注 。


圖片1

■成都大運會49座賽事場館已經全部完工,其中超過70%的場館是由已有的場館升級改造而來,現有場館經過改擴建後面貌煥然一新

■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由2018年的1.83平方米提升至2.17平方米。

20217月成都啟動“大運場館惠民行動計劃”,截至目前,已向市民開放場館18個,舉辦各級各類賽事與活動600余項,入場總人數近214萬人次

曾幾何時,場館設施一直是成都體育發展的一塊短板。如今,在高標準推進世界賽事名城建設、全力備戰大運會的大背景下,打造一批世界一流、布局合理、契合城市特質、滿足賽事名城建設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體育場館,成為成都這座城市的一大追求。

成都大運會羽毛球比賽場館雙流體育中心全民健身館,上午10點就有市民來打球……大運會場館的建設給喜愛運動健身的成都市民帶來一大利好——去年啟動的“大運場館惠民行動計劃”已向成都市民開放場館18個,舉辦各級各類賽事與活動600余項,近214萬人次進場樂享運動健身福利。

舊貌煥新改 擴建的36座大運場館設施更好功能也更強了

猛追灣游泳場、成都市射擊館、城北體育館……成都大運會49座賽事場館已經全部完工,其中超過70%的場館(36座)是由已有的場館升級改造而來,一大批現有場館經過改擴建後,設施更好了,功能也更強了,面貌煥然一新。

圖片2

承載了無數老成都人記憶的城北體育館,這里很可能將是成都大運會首枚金牌的誕生地。“這里以前的健身設施算是成都最豐富的,還搞了很多比賽,後來變成了電器城……”家住花圃路的市民曹 說,“現在好了,新修了戶外籃球場、足球場,大家停車也方便,小區周邊環境變好了。”城北體育館不僅見證了成都幾十年來的經濟社會發展,更記錄著成都人生活方式的變遷,背後是成都人體育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體育重塑城市的肌理。

1

擁有60多年歷史的猛追灣游泳場,經過改造去年就已經向市民開放,改建後的標準游泳館大大提升了游泳愛好者的體驗感。“全館采用逆流和臭氧兩種先進的水處理方式,配備專業的救生隊伍,實現線上線下購票充值,人臉識別入場等全新功能,游泳場將用最溫馨的服務歡迎大家的到來。”游泳場工作人員說。

圖片4

舊貌煥新顏,那些位于主城區的老體育場館,因為大運會的到來,其設施形態都提升到一個新水平,服務功能越來越強。省體育館,籃球場館中心自改造之後,已舉辦成都市第二屆精神健康運動會、武侯區第二屆社區運動節等11場賽事活動,參加人數達5000余人次,由此掀起浩大的全民健身、全民大運熱潮。

隨著大運場館按期建成投用,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由2018年的1.83平方米提升至2.17平方米,也使成都大型體育場館設施水平躋身全國前列,這給成都市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。

市民受益 大運場館惠民行動計劃入場總人數近214萬人次

20217月,成都啟動“大運場館惠民行動計劃”,截至目前,已向市民開放場館18個,舉辦各級各類賽事與活動600余項,入場總人數近214萬人次。

雙流體育中心全民健身館是成都大運會的羽毛球比賽場館,經過改造升級後,以深藍色為背景主色調的場館非同以往。上午10點,已經有不少附近居民來到這個具有國際水準的球館打球。“場館規格高、收費低,大家常來!”羽毛球愛好者劉全福說。場館運營方告訴記者,健身館周一到周五上午免費開放,下午到晚上以及節假日都是低收費。

成都大運會雙流賽區田徑場館中心競賽服務副主任朱逵說︰“大運會場館建設是實現高品質公共服務倍增的良機。這些體育場館不僅能承擔更高標準的賽事,更能激發大家的運動熱情。通過多種形式靈活的運動空間,實現民眾健身舉步可就,對城市面貌也是一次巨大提升。”

雙流體育中心是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全國體育服務綜合體案例之一,大運會之後,在後續使用方面也將展示強勁功能。這里通過產業融合拓展“體育+”模式發展空間,大力發展夜間經濟,成為一個集體育賽事、體育運動、體育培訓、體育用品銷售、餐飲、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體育服務綜合體,構建體育健康消費新場景。市民看完比賽後,不出體育場就可以吃一頓美味的健康餐;健完身就地和朋友喝個咖啡或者打一場電競……

在成都,像這樣的體育場館正在華麗變身,體育正與新的業態、場景結合,既能讓越來越崇尚健康生活的成都市民輕松受益,還能對城市的空間結構進行優化,創造那些彰顯成都文化、地域特色的生活美學。

更多場景 建設“綠道健身新空間”把城市街巷變成運動場

如今,成都全市喜迎大運的熱烈氛圍,與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火熱場景“不謀而合”,更多的城市空間得到拓展和創新,它們就在你我身邊,正在助推產業升級、營造美好生活。

除了新建改建的大運場館,以及青龍湖、江灘公園、錦城湖、興隆湖、白鷺灣濕地公園、馬鞍山觀景台這樣的健身打卡地,成都正在興建一個個市民家門口的“健身場”,利用公園綠地、街頭廣場、可改造邊角地等場地建設體育設施,通過多種形式靈活設置家門口運動空間,高質量建成“15分鐘健身圈”。

來自成都市體育局的統計數據,成都正以舉辦大運會為契機,推動實施“社區運動角”“綠道健身新空間”等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項目,2021年全市各區(市)縣共打造70余處“社區運動角”,打造“天府綠道健身新空間”203處,已建成的4700余公里天府綠道中累計植入體育設施1500處。

離四川大學望江校區跆拳道場館中心不足一公里的郭家橋南街,每天都有不少晨跑者。“街道提升改造後,只要有時間我都會來這里鍛煉身體,環境好,還能結識不少朋友。”家住附近的王女士說。“讓體育‘綠’起來,讓公園‘動’起來,讓城市‘活’起來。把城市街巷變成運動場,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。”街道工作人員介紹。去年,一份《成都市家門口運動空間設置導則》出台,提出新建綜合公園應劃定相對集中的健身活動區,布置足球、籃球、排球、網球等球類場地,並為體育設施進綠道提出指引。目前,成都已建成多個不同類型並對外開放的“家門口運動空間”,既有輻射範圍廣的大型體育活動場地,也有“小巧玲瓏”的社區運動角,以及“體綠結合”的體育公園和綠道運動場所。以武侯區為例,按照體育賦能“金角銀邊”的思路,打造出以肥豬市街小游園為代表的、塑造體綠結合的公園城市運動新場景……

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中國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說︰“全球頂級賽事的溢出效應和地標性場館的聚氣作用,是重塑產業經濟地理、優化城市功能格局的引爆點。在服務于國家城市集群的整體發展中,體育生活化的路徑有著更大的創新價值。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,歸根結底就是要持續滿足百姓的高品質生活。”正在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成都,城市形態正在重塑、建構,而市民樂享運動生活的新場景,正在這個大時代中與城市的發展理念和諧相融。

situs demo | 下一页